前不久,遇到一位做板材生意的好友四處去要賬,然而要回的賬款還不足以支付他這幾天的差旅費。各位看官,也算算自己有多少賒出去的賬款還沒收回?
賬期長、只出貨不進賬,則意味著變成死帳的概率更大,特別對于小企業來說,長此以往,哪有挺得住的時候?客戶為保證利潤和資金周轉,壓價采購,延長對原材料的回款周期,導致板材企業處于資金極度緊張的狀態,在夾縫中艱難前行。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板材廠采用了先款后貨,但有很多人不理解:現在生產日益過剩,為何還要求先款后貨呢?
先款后貨的意義在于:
1、款到發貨可以讓客戶進貨的時候,慎重考慮進貨品種和數量,不亂進貨,如欠款可能會存在亂進貨;
2、款到發貨可以讓客戶更用心銷售產品,打個比方:如今晚下雪了100元買的電影票我們會去看,如果送的電影票下這么大的雪就不想去了,因為不付錢的往往無所謂;
3、款到發貨可以讓我們關系更好,因為現金客戶一定是我們最珍惜的客戶,我們會以最大的優惠力度留住你;
4、在賒賬開始的時候已經為日后得罪客戶和失去客戶埋下了伏筆,多少合作關系由最初的客氣、理解支持、信任,變成最后催帳、拖帳、躲帳、翻臉、對罵,鬧成官司的。所以在開始合作的時候,要敢于提要求,不要怕做不成這單生意,過度放低底線失去原則,最后結果是人財兩失,我們敬重珍惜每一位及時結賬的客戶。即使量不大,對質量要求高,但能及時結賬就是最大的信譽和財富。
賒銷現象出現的原因:
“不欠款客戶就不會進貨,欠款是沒有辦法的事?!?br />
“客戶資金怪緊張的,就讓他欠一次吧!”
“看這個客戶不像是個騙子,很快就會回款?!?br />
“他前面已經欠我好幾批貨款了,這次不發貨給他的話,我前面的也不好要了?!?br />
說來說去,都是“僥幸心理”作祟,你認為客戶收到貨后會很快回款,但這只是“你以為”,實際情況呢?你越是存在這樣的心理,你不但永遠收不到貨款,而且也保不住以后的交易,客戶所欠貨款越來越多,時間長了,客戶反而會向第三方再去購買產品。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