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記者從文安縣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上半年,該縣從環境污染的“重災區”入手,精準發力,對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開展“地毯式”排查驗收,僅用40天時間,2000余家人造板企業全部關停整改,5000余家扒皮廠、粉料廠、劈板廠全部取締,1529臺鍋爐全部拆除,拆除總量占全省任務的11.4%,占廊坊市的39.7%。
??文安縣地處京津保中心位置,緊鄰雄安新區,現有以人造板為代表的各類傳統企業2.1萬余家,轉型升級任務十分艱巨。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該縣更加堅定了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據文安縣委外宣辦主任王猛介紹,在工作中通過組織縣鄉村三級干部大會,層層動員,轉變觀念,統一思想,全民行動,堅決做到關停整頓到位,鍋爐拆除到位,清理取締到位,衛生清理到位,依法打擊到位。
從4月份開始,該縣全力推進企業燃煤鍋爐淘汰工作,截至9月15日,全縣10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完成1529臺的工作任務,其中省定任務427臺,超額完成(1102)臺,年減少燃煤使用92.1萬噸、二氧化硫排放4422噸、氮氧化物排放2707噸、煙塵排放1727噸。
??針對“散亂污”企業無組織排放對大氣造成污染等問題,該縣加大排查力度,累計篩查上報違法違規“散亂污”企業2938家。其中,完成整改達標269家,關停取締2669家,完成率100%。對列入名單中的“散亂污”企業,嚴格落實“兩斷三清(斷水、斷電、清理原料、清理產品、清理設備)”。
??為全面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該縣健全監管機制,在全縣28個鄉鎮全部設立了環保所,基層環保執法隊伍達到148人。在全縣設立26個基層空氣質量監測點,率先在全市完成縣域鄉鎮監測點全覆蓋,實現了大氣污染防治的準確預警、精準施治。
??在關停取締的同時,該縣統籌考慮就業、稅收等問題,做到穩中求進、轉型走新路。制定了環保部認可的人造板行業8方面20條標準,目前整改達標的200家企業全部轉為規模以上,產值、納稅均可實現翻番。8月7日,中國林科院國家級人造板研發中心、國家級人造板檢測中心在文安縣掛牌成立;8月10日,北京林業大學在文安設立人造板技術研究院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工作站,一批文安縣大型人造板企業受邀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行業地位和話語權極大提升。制定出臺了《人造板行業轉型升級辦法》,鼓勵兼并重組,實施“騰籠換鳥”,在已拆除的“散亂污”企業占地上,引入了“科技成果孵化小鎮”、“科創中心”等一批優質項目。發揮該縣魯能生態區輻射帶動作用,建設左各莊特色小鎮,打造萬畝荷塘、護城河公園、大清河濕地等文化旅游項目,恢復文安洼洼淀景觀風貌,由產業轉型帶動區域發展整體轉型。
??文安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王富忠表示,隨著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強力實施,文安縣空氣質量實現明顯好轉,4-7月連續四個月保持廊坊市第一。剔除張承地區,6月份居全省第一,指數4.64;7月份居全省第二,指數4.12,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