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行業人士都在感慨:今年的“金九”很瘋狂,在環保和需求的雙雙作用下,市場漲價聲不斷,部分產品更是一天一個價。進入10月,小編不得不告訴你,又有一些新規開始執行,無證無照企業生產將被嚴格查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實施,拒不改正重罰100-200萬等等家具企業之后的日子,或許將更不好過!
十一后,無證無照企業生產將被嚴格查處
10月1日起,無證無照企業生產將被嚴格查處!也就是說,無證無照企業,你們必須在九月份把需要的證都辦好,而且并不是簡單的辦環評、買環保設備、安裝環保設施就萬事大吉了。還要看企業的經營場所是否在產業規劃區或符合規劃的工業園區,是否有規范的工商、立項、土地、規劃、環評、消防等手續。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0.1實施,拒不改正的重罰100-200萬!
第682號令,公布《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部門提醒:雖然環境保護部門不再受理驗收,但是并不意味著不需要驗收。條例明確:治理設施未建成、未驗收、驗收不合格,投入生產使用,罰20-100萬;拒不改正的,重罰100-200萬。
十年一次的污染源普查即將啟動!
9月21日,知稱,將開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
根據《通知》,本次普查摸底的范圍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移動源及其他產生、排放污染物的設施。
近兩年來,整個家具行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問題,隨著對行業有重大影響的新規出臺,一些不安因素也隨之浮出水面:
一、中小型廠家的價格優勢不再
按理說,原材料上漲影響著每一家企業,要漲大家一樣漲,但是如果要將價格上漲壓力傳導至下游,中小型廠家的弱勢就會明顯體現出來,原因有三個:
(1)大企業原材料用的是期貨,而中小企業原材料一般都是現用現買;
(2)大企業規模效應,抵御漲價風險的能力強,消化成本的能力更強;
(3)大企業資金充足,信譽良好。
二、改造升級是自殺,不改造則是等死
環保督察一輪接著一輪,范圍覆蓋全國各地,根據環保部的規劃,除此之外,各地環保局也都沒閑著,去產能、查處散亂污企業、淘汰違法排污企業等動作頻頻。
不少地區的企業主表示,當前很多地區已經開始限制企業申請排污許可證,能夠拿到環評資格變得艱難,而單純依靠自身資金升級環保設備,對于資金本就不充裕的小廠來說,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他們面臨著“改造升級設備無異于自殺、不改造則是等死”的兩難局面!
三、出口型企業的市場被不斷擠壓
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壓力,人力成本上升,成了“逼走”企業去海外建廠的直接導火索。去海外建廠不僅是為了規避反傾銷,還是為了使用外國原材料、廉價的勞動力、科技優勢等等提高產能,搶占國外市場,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成都雙流:7家企業被暗訪查處
為確保成都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連日來,雙流區安監局組織執法人員采取明察暗訪的形式,對雙流區各行業企業開展了為期5天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在成都市悅香園實業有限公司,執法人員深入企業生產車間、庫房、殺菌間等點位,開展現場檢查,發現企業存在電氣、電源線老化嚴重,私拉亂接,燃氣使用場所未設置燃氣池,未建立安全臺賬等問題。執法人員現場下達了安全檢查意見書,并要求企業負責人限期到區安監局進行約談,接受調查。
①成都市悅香園實業有限公司
②成都市銀云包裝裝潢有限公司
存在問題:柴油發動機采用油桶直供油、機體未進行保護接地起重機未設置軌道終端止檔等。處理結果:限期整改。
③鑫渝達家具有限公司
存在問題:噴漆房均未使用防爆電器設備,有害作業區與無害作業區未分離,車間粉塵較嚴重等。處理結果:限10日內整改完畢。
④成都豐瑞化工有限公司
存在問題:乙炔發生件電動葫蘆操作柱不防爆,應急器材缺失防護面具、空氣呼吸器、消防服等。處理結果:限10月20日前整改完畢。
⑤成都航都自來水有限公司
存在問題:水處理區的控制箱的金屬柜體和金屬蓋板之間沒有等電連接,水處理區常開的閥門未懸掛常開標志牌。處理結果:限10日內整改完畢。
⑥成都雅姿藍鞋業有限公司
存在問題:職業病危害警示標示不完善,未對勞動者個人職業病防護采取指導、督促措施,膠水庫房未設置防爆燈和防爆開關。處理結果:限期整改,接受調查。
⑦隆鑫十里畫卷二期項目部
存在問題:消防器材無檢查記錄,某電梯井臨時防護門未固定,部分滅火器被雜物遮擋、路面積水嚴重。處理結果:限10月11日前整改完畢。
經檢查企業如未在規定限期內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雙流區安監局將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由此造成事故的,將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接下來,雙流區安監局執法人員將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原則,加大執法力度,確保雙流區以及成都安全形勢穩定向好。
近日,在成都市政協“科學防治霧霾提升大氣環境質量”專題協商會議上,成都市環保局局長王鋒君對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通報。會上還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從今年10月起,成都將采取多種嚴厲措施,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
環保督察成效:空氣優良天數已達176天
會上,市環保局對今年環保督查取得的成效進行了總結。今年初,《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7年度重點任務》出臺,提出了“六大行動”和“50條措施”。7月,市委、市政府又出臺了《實施“成都治霾十條”推進鐵腕治霾工作方案》。
治理成效如何?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PM10、PM2.5年均濃度持續下降。今年1月1日至9月27日,優良天數176天,同比增加7天;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84、52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9.7%、8.9%。截至9月15日,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群眾來信來電舉報投訴34批次4082件(排除重復投訴后,實際為2942件)已全部辦結,約占全省的45.1%,一大批群眾關注的環保問題得到有效整改。
未來:科技引領,精細化治理
市環保局局長王鋒君坦言,盡管近年來成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面臨一些問題。四川盆地特征和環流條件使得這里風速小、靜風頻率高、大氣層結穩定、逆溫頻率高、濕度大,具備發生嚴重空氣污染的潛勢氣象條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分析,在氣候變化背景和城市化發展影響及其耦合效應下,成都市氣溫呈現上升趨勢,城市熱島效應更加明顯,相對濕度和風速有下降趨勢,對流層中低層大氣溫度也有明顯的升高,這些氣候變化和局地特征表明成都的污染擴散條件更加不利。他建議進一步加大科技引領的力度,強化頂層設計,并進一步加強精細化治理,形成壓力傳導機制。
作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以占全省2.9%的面積,支撐了全省19.3%的常住人口、37.2%的GDP、30%的機動車,全市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巨大。四川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凱山認為,由于機動車尾氣排放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和變化性,為了提高污染控制的有效性,在實際的交通管理上,還需要對排放清單進行動態更新,進行基于交通熱點和排放熱點的路線疏導。
舉措:家具等園區將被重點監控
秋冬季節歷來是成都大氣污染防治形勢較為嚴峻的季節。會上,各位專家、委員為成都接下來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建議。環保局局長王鋒君表示,接下來,成都將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其中,重污染天氣應對行動,將在10月15日前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工作,明確預警預案啟動條件、減排比例,采取停產或限產等方式實現應急減排,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實施錯峰生產,10月30日前將“一廠一策”應急措施落實到企業單位。
其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行動,將嚴格執行《四川省固定大氣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以石油化工、汽車制造、表面涂裝等行業和龍泉汽車城、新都,崇州等大型家具園等園區為重點監控單位,以全市77家重點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治理為突破口,加快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10月底前全面摸排完成企業整改及自檢達標情況,加快組織實施判定性達標檢測,力爭年底前全面整改完成,達到四川省排放標準。
秋冬季專項督察行動,將組織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要陪同、直奔現場、直接督察等暗訪督察方式,通過機動式、點穴式等手段開展暗訪。充分利用無人機、衛星遙感和精準溯源等科技手段,發揮網格化監管體系作用,嚴厲打擊偷排漏排超排等環境違法行為。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