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定制這么火,其實就是最近兩三年的事情。
定制元年瘋狂崛起
2016年的廣州建博會是全屋定制的首次亮相。這屆展會有一張在網上非常流行的F圖,拍的是從廣州建博會的B展館從天橋往下眺望的場景。里面熙熙攘攘的人群,非常形象地展現了定制家居產業火爆的行情。
廣州建博會號稱全球第一大建材博覽展會,其影響力不言而喻。在這次展會上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衣柜的展場相對以前大了許多。以前展會是櫥柜比衣柜的展場要大,這一次發生截然不同的轉變,櫥柜3個展館,衣柜7個展館,衣柜已超櫥柜。同時,幾乎所有的衣柜品牌在這次展會上都換了一個名字,改稱全屋定制。從名稱上講,我們過往所說的整體衣柜、定制衣柜概念在2016年幾乎“一夜之間”絕跡,于是我們稱2016年為全屋定制的元年。
全屋定制元年的標志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行業全屋定制概念的全面提出,第二個是衣柜企業紛紛轉型做全屋定制。但真正全屋定制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升,毫無疑問是2017年。
2017年有兩個標志性的事件,第一個標志性事件是6家定制家居品牌一個個在主板上市,包括歐派、尚品宅配、金牌、志邦、皮阿諾,我樂。他們在上市之后無一例外都進行了櫥柜和衣柜的品類跨界與融合。另外一個標志性事件同樣是廣州建博會。在2017年廣州建博會這個大舞臺中我們看到,全屋定制不再僅僅是一個概念,大量的木門企業轉向全屋定制,大量的衣柜企業開始跨界櫥柜。所以,如果說2016年僅僅是一個概念,那么2017年有了非常大的實質性落地。
定制融年百花齊放
2017年被稱為全屋定制的融年,總結起來主要是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是產業的跨界。最典型的是以碧桂園為代表的房地產大鱷進入到全屋定制產業,甚至做設備的廠商也開始跨界進入,而傳統專業全屋定制企業因為上市和大家居戰略,也收購了一些設計或軟件公司,2017年全屋定制跨界融合的力度巨大。
第二是資源的融合。上市讓頭部品牌在資金方面有了極大的支撐,他們開始瘋狂的產能擴張。江蘇泗陽、安徽六安、湖北黃石和荊門,這些地方都做了全屋定制企業向外擴張產能的承接基地。
第三是品類的融合。2017年我們能夠看到品類融合的邊界越來越寬,除了櫥柜、衣柜相互跨界,同屬于定制家居的木門、門窗,建材類的衛浴、地板等都開始全面融合,大家居從概念進入到實質性落地。
第四是行業協會的橫向互動。2017年行業的一個現象,就是各個地方性全屋定制協會的紛紛誕生。地方協會的誕生背景一方面是全屋定制帶動了行業不同品類的融合,另一方面便是企業之間橫向交流和溝通成了顯性需求。這其中,廣東特別是廣州作為定制家居的發源地,是各區域協會進行交流互動的首選。跨區域的融合毫無疑問推動了定制家居產業的進步。
全屋定制是真正火起來了。但談論全屋定制的整個發展歷史,我們不能不提及博洛尼。博洛尼對行業的一個最大貢獻就是率先提出了“全屋定制“這個概念。
全屋定制倡導者——博洛尼
早在2006年,博洛尼在全國推行“七間宅,八總店”超大型大家居體驗店,其中的八總店就包括整體廚房旗艦店、整體衛浴旗艦店、內門衣帽間旗艦店、整體家裝旗艦店、德國鈦馬赫裝修旗艦店、家具·配飾旗艦店、地板·主材旗艦店、整體家紡旗艦店,其營運模式和今天提出的大家居、全屋定制概念幾乎完全一致。
只是很不幸,博洛尼從行業的先驅變成了行業的先烈。由于當時定制家居市場遠沒有今天成熟,博洛尼全屋定制的定位只能是超高端,其目標消費群非常窄,既沒有足夠的市場規模支撐大店的日常費用開支,又沒有配套的產業鏈滿足其后臺的供應。到2012年的時候,由于大家居戰略脫離了當時的市場實際需求,博洛尼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斷腕求生,重新回到了以定制櫥柜為核心的單品營運模式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只是,由于大家居戰略激進的失誤,“南歐派北科寶”的定制家居頭部競爭格局被徹底打破,博洛尼再也無法與持續高速成長的歐派比肩,成為近10年定制家居江湖“最失意的英雄”。
今天,博洛尼又再次回頭走向全屋定制,這是順應市場的理性回歸。全屋定制最終可能朝大家居或者整裝的方向發展,全屋定制只是其中的一個過渡階段。現階段,大量的櫥柜、衣柜以及跨界企業共同推動全屋定制概念和產業的成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了解全屋定制的這一段歷史,對我們規劃未來產業的發展、優化品牌與升級模式,應該能夠有更多的借鑒和啟示。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