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山東各地加快建設完善環境監測體系,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夯實基礎。
【正文】在德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建成的氣溶膠雷達,監測到了城區內正在形成的污染物。相比普通監測設備,氣溶膠雷達可以移動遙感監測,分析垂直面10公里的污染物。
【同期聲】德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大氣科工作人員 吳澤普 讓我們的監測從水平方向向立體空間延申,讓我們了解了空間上污染物傳輸的情況。
【正文】不僅能夠測出污染物濃度,新的監測技術,還能分析污染物的成分,通過數據收集,可以繪制出整個污染過程,為精準治污和重污染天氣預警提供了數據支撐。
【同期聲】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 李登通過監測數據,我們能夠知道不同時間段PM2.5中的硫酸根、硝酸根、銨鹽、氯離子等各種成分的占比是多少。知道這些成分后,就能夠指導我們重點加強哪方面的治理減排。
【正文】精準的監測讓污染治理更加高效,而加快構建生態環境監測新體系,是提升環境質量的最有效保障。秸稈禁燒,如何監管一直是難題,今年的三夏生產中,聊城高新區的環保工作人員在監測大廳,就可以監測到全區的禁燒情況,徹底改變了以往全員出動,進村巡邏的現象。
【同期聲】聊城市高新區監控平臺值班員 代啟凡我們現在把重展云臺架設在50米的高塔上,云臺的覆蓋范圍5公里,現在云臺4分鐘循環一周,如果在循環的過程中,發現垃圾焚燒、季節性秸稈焚燒等污染狀況,它會自動抓取圖像,并把圖像傳送至后臺報警中心,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完全可以達到線上千里眼線下網格員的要求。
【正文】“千里眼”準確定位秸稈焚燒火點,便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今年,聊城市高新區還投資200多萬元建成了110個大氣微觀監測站,實現所轄區域內每平方公里微觀站的全覆蓋,形成環境監測的“天羅地網”。
【同期聲】 聊城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區分局副局長 雷振坤對大氣污染源能迅速準確的鎖定位置,我們的監控系統建成之后,每天對每村的大氣質量進行排名。
【正文】今年,山東已經實現鄉鎮一級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全覆蓋,將按市域實施鄉鎮空氣質量排名通報制度,對空氣質量持續排名靠后的鄉鎮實施問責。
板材,板材十大品牌,中國板材十大品牌,板材品牌,板材招商,生態板十大品牌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