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MDF成套設備企業試驗的成本很高
單機的新產品試驗,只要在價格上有較大優惠,多數用戶會給予支持。中國的密度板行業的創新積極性非常高,充滿了中國式的想象和智慧。
成套設備的試驗成本大多為中國MDF成套設備企業承受。
上海板機,千島湖項目及以后的綠洲項目的大額投資,為多層熱壓線的推出,起了很大的作用;克諾斯邦斯洛法克連續平壓線的投資,也是為上海板機的連續平壓線試驗。試驗項目成功就會迅速推進新產品線的銷售。
上海捷成投資的連云港捷達木業的連續輥壓線,墊資的廣西年產20萬立方米連續壓機項目,都是投巨資的試驗項目。
亞聯的敦化連續輥壓項目、汪清的連續平壓項目,亞聯的投資也是聯合承擔試驗風險。
蘇福馬在宿遷投資連續平壓線,耗資約2億元,進行試驗。
中國人造板機械制造行業的利潤比較平常,承擔生產線索賠的風險與收益差異巨大,而為了推出新技術的成套線又要承擔巨大的試驗成本,國有企業、合資企業有承受實力,而對起步較晚的民營企業的壓力是很難想象的。在這里呼吁國家支持企業創新,MDF企業支持設備制造企業創新、試驗。
2、中國MDF成套設備制造企業創新力量不足
目前,中國MDF成套設備制造企業中的上海板機、上海捷成、蘇福馬、鎮江中福馬等企業具有專業比較齊全具備規模的設計隊伍,總數也不超過300人,面對中國MDF設備與德國的差距,需要我們行業的技術人員最少5年的時間,來縮小差距,再需要3年的時間來超越。2018年后,中國MDF成套設備制造商有可能與德國制造商平分天下。如果將上海板機劃入德國迪芬巴赫旗下,中國MDF設備制造行業達到國際地位,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3、中國人造板設備行業產學研創新協作缺乏
國家已明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事實上企業長期承擔了人造板設備創新的重擔,學校、科研單位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轉化遠離企業。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