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膠合板雙反大戰中,美國對中國所有品類的膠合板都歸類為闊葉材膠合板和裝飾單板貼面膠合板,還把細木工板和纖維板、刨花板經單板貼面后的產品也包括在內,這對我們非常不公平
受訪人: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秘書長 石峰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市場部主任 吳盛富 北京嘉潤道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張軍
2012年10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正式對我國膠合板產業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美之間又一場貿易“戰爭”鳴槍開炮。在我國膠合板產業正積極備戰產業損害初裁抗辯階段,《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專訪了有關行業協會負責人、業內專家和律師代表,圍繞此案的背景、案情和利弊分析等相關問題,全景解讀此次發生在中美膠合板產業之間的貿易戰。
膠合板產業掀起一場中美貿易戰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此次美國針對我國膠合板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的基本案情。
張軍:2012年9月27日,美國國內膠合板企業聯盟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美國商務部(DOC)提起對產自中國的膠合板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ITC于9月27日當天予以立案。這個立案時間剛好在中國“十一”和中秋節長假之際,而根據美國的法律程序,中國的應訴企業必須在2012年10月11日向ITC提交“外國廠商”的損害答卷,這明顯對中國企業應訴不利。可以看出,美方的這種做法是有意而為之的。
2012年10月18日,DOC正式立案著手調查。本案反傾銷的調查期為2012年上半年,反補貼的調查期為2011年全年。經中國商務部與DOC磋商,在反補貼中,DOC取消了“低價供應原木”這個調查項目,所以目前本案調查的補貼項目主要有外商投資企業稅收減免、進口設備增值稅和關稅減免、政府低價提供電力等。
記者:關于此次涉案的產品范圍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究竟有哪些商品涉及到此案?
吳盛富:本案原告提出的涉案產品主要是闊葉材膠合板和裝飾單板貼面膠合板產品。但由于中美膠合板標準和分類有較大區別,各自理解也不同。我國膠合板類產品分為針葉材、闊葉材膠合板(普通膠合板)、竹膠板、航空膠合板、裝飾單板貼面膠合板、集裝箱地板、木地板基材膠合板等。但美國的膠合板并沒有這么細的分類,所以原告就把中國所有品類的膠合板都歸類為闊葉材膠合板和裝飾單板貼面膠合板,還把細木工板和纖維板、刨花板經單板貼面后的產品也包括在內,這對我們非常不公平。
本案共有74個10位HS稅號的膠合板類產品均被納入調查范圍,根據美海關統計,涉案金額6.16億美元。我方已經通過律師向美國商務部等部門要求澄清事實,把不屬于闊葉材膠合板范疇的產品排除在本案之外,目前還沒有得到美方回應,我們會繼續積極爭取盡可能地縮小涉案產品范圍。
記者:美方原告訴稱涉案中國膠合板產品的傾銷幅度高達310%,這個比例是怎么來的?
張軍:美方在本案中選擇了泰國為“替代國”,以泰國Phang-Nga Timber公司的財務數據作為3項費用(直接制造費率、管銷財費率和利潤率)的參照,但這個費率高達76.2%,是一個非常不符合實際的高額費率。加上美國申訴方在計算稅率時,選擇了一款中國的低價產品為參照,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產品對美凈銷售單價約為每立方米280美元,而正常價值(即生產成本)約為1200美元每立方米。因此,得出這個310%的高額稅率就不奇怪了。
在通常情況下,美國申訴方在提起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申訴中,都會人為計算出一個奇高的反傾銷稅率。比如在之前的多層實木復合地板案中,美國申訴方提出的反傾銷幅度就高達242%,而該案中,我們最終獲得的結果還是比較好的,浙江裕華獲得了零稅率,其他兩家強制應訴企業的稅率也都在4%以下。
因此,我們不要被這個310%的稅率嚇倒了,只要企業積極應對,將會獲得一個比較接近實際情況的最終結果。
記者:目前此案有何進展?是否有案件進程的時間表?
石峰:目前整個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共有95家國內膠合板生產企業參加了由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組織的產業損害抗辯,并已經填報表格。協會已經與公開招聘的律師事務所及其美方合作伙伴簽署委應訴托協議,將就此項工作建立一個快速通報渠道,隨時向有關部門、參與產業損害抗辯的企業及單位進行經常性溝通和匯報,以保證信息通暢。
根據美方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計將在11月13日左右對該產業損害調查作出初裁,如果該機構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此類膠合板產品給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威脅,美國商務部將繼續進行“雙反”調查,并預計將于今年12月和明年3月分別作出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的初裁結果。
產業損害是“雙反”調查的重中之重
記者:什么是產業損害?美國對于產業損害是如何定義的?
張軍:根據WTO的相關協議,以及美國國內的相關國內法,在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都要對“國內產業”是否受到損害進行裁決。在美國,是由ITC來審理產業損害申訴。
所謂“損害”,是指對一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實質損害威脅或對此類產業建立的實質阻礙。ITC對損害的確定會依據肯定性證據,并包括對下述內容的客觀審查:進口產品的數量和進口產品對國內市場同類產品價格的影響、進口產品對生產同類產品國內生產廠商的影響、進口產品和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
在本案中,我們會舉證主張,中國對美國出口的膠合板產品和美國本土生產的膠合板產品并不在同一個市場上競爭。中國的產品主要是中低端產品,而美國產品屬于高端產品,這就是所謂的“市場細分”問題,這將會是一個很有力度的抗辯。當然我們也會盡量防止ITC作出“損害威脅”的裁決。
記者:產業損害的抗辯對于整個案件而言意味著什么?
吳盛富:如果產業損害贏了,那整個“雙反”官司就贏了,所以產業損害的抗辯是所有“雙反”調查案件中的重中之重。產業損害對于本案而言意義更重大。目前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如果中國不積極應對此次“雙反”調查的產業損害,將引發其他國家的效仿。目前,已經有歐盟、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欲對我國膠合板產業同樣發起“雙反”調查,這將形成一個惡性的連鎖反應。
所以,只有我們積極應對產業損害,體現出我國膠合板行業不畏懼且敢于應對不公平的貿易壁壘的姿態,才能盡可能地避免此次“雙反”調查成為引發我國林業產業對外貿易壁壘的“多米諾骨牌”。
涉案企業積極應對是唯一出路
記者:此次“雙反”調查以來,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做了哪些應對工作?
石峰:9月27日,協會通過顧問律師提前獲此信息后,第一時間向國家林業局有關部門作了書面報告,引起了主管領導的高度重視。9月28日上午,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中國林科院等有關單位組織召開了第一次應對座談會,充分了解了本案的有關情況。會后,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決定對美國此次發起的貿易壁壘組織行業企業并聘請律師進行應訴。協會當天下午就起草了通知,在國慶假期前和膠合板生產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取得了聯系。
10月8日,協會組織召開了膠合板行業應對美國“雙反”調查協調會,此會得到了膠合板行業的充分認可和積極配合,參會企業多達91家,參會人員120多人。會上協會相關專家和律師就此次“雙反”的提出背景、近年來協會組織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有關情況、此次調查需要做的相關工作等向與會企業進行了介紹。經大家現場表決,一致擁護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代表涉案企業對美進行膠合板“雙反”產業損害抗辯工作,并現場從8家投標律師事務所中表決選出了參加此次抗辯的律所為嘉潤道和律師事務所。
記者:目前在應對抗辯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吳盛富:ITC對中國企業遞交問卷及提請應訴的時間限制得很緊,原定10月11日截止,由于這期間有一個8天的“雙節”假期,對我們的答卷時間很不利。協會委托美國律師向ITC提出申請,費盡周折才將交卷截止日期延遲至10月15日,協會協同選定的律師事務所隨即組織參加抗辯的95家企業緊鑼密鼓地填表應訴。
然而,個別沒有中標的律師事務所卻為了一己之利,置膠合板行業整體利益和民族大義于不顧,在山東臨沂、江蘇邳州和浙江嘉善等地區蠱惑膠合板企業不要支持我行業組織的產業損害抗辯,蠱惑企業與其私下結盟應訴,致使一些原已經承諾參加產業損害抗辯的企業又悄然退出。這樣的做法對這項工作的開展很不利,一是削弱我國膠合板行業應訴美膠合板“雙反”產業損害的整體力量,影響產業損害抗辯的行業代表性和數據的完整性;二是這些律師事務所組織個別企業單獨向ITC提起產業損害抗辯,雖然是美國法律所允許,但嚴重影響我國膠合板行業應訴主體的一致性。這些均對本案最終結果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另外,由于不少企業總抱以觀望和僥幸的心態,不積極分擔應訴費用,導致應訴經費緊張,還需要相關部門和各涉案企業積極支持和配合。
記者:下一步協會將如何組織企業應對此次“雙反”調查。
石峰:協會將積極牽頭組織企業召開初裁和終裁應訴會議,安排布置應訴具體工作。在產業損害抗辯過程中,積極聯絡企業,指導涉案企業填交損害答卷,搜集統計行業生產和出口數據,與美國進口商聯盟密切聯系,聘請相關經濟學家研究美國膠合板產業情況,以使美國ITC了解到中國膠合板出口的真實情況,得以做出中肯的判斷和裁決。同時也將積極向有關政府部門匯報,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在應對程序、技術技巧等方面的支持。
記者:目前您對涉案企業有怎樣的期待?
石峰:涉案企業應充分認識到“誰應訴誰受益”的道理,積極主動應訴的企業在這個案件中將掌握主動權,既維護企業的自身利益,也將維護行業的整體利益。因此,我們呼吁,涉案企業應高度重視產業損害抗辯,在產業損害初裁抗辯中,積極配合,盡快向協會提供ITC要求了解的真實資料,并據此向ITC提出反饋意見。涉案企業務必要清楚地認識到,在此困局中,只有握拳抱團,一致積極應對,才有可能爭取勝訴,維護我國膠合板行業的整體利益,從而進一步震懾、反擊、遏制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的逆流。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