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檀、血檀、大葉紫檀……打著各種“XX檀”的旗號充斥市場,不良商家有意誤導消費者,對家具使用材料籠統標示,更以人工林紫檀冒充野生紫檀等方式,這也是影響野生紫檀價格的重要因素。
很多所謂的紫檀家具以低價的“大葉紫檀”冒充
陳飛直言,影響紫檀價格的重要因素就是市面上很多廠商售賣的名為紫檀家具的,其實是以所謂的“大葉紫檀”制作的。這種木材實際上是黑酸枝類的盧氏黑黃檀,產于東非島國馬達加斯加,與紫檀沒有任何關系。打著“大葉紫檀”的名號制作家具,其成本和售價都遠低于真紫檀,而利潤則豐厚得多。鄧雪松介紹道,混充紫檀的木材還有很多,比如科檀、血檀、膠漆樹、小葉紅豆以及同產于印度的花梨紫檀(又稱印度紫檀)等。消費者在選購紫檀家具的時候一定要掌握一些常用的鑒別方法去小心認清。
鄧雪松強調,一般來說,小葉紫檀具有比較明顯的特征:它的分量很重,放在水里很快就會下沉;在白紙或白墻上劃一下會留下紅蠟筆一樣的劃痕;用沾著酒精的棉球去擦材質表面,棉球容易變成橘紅色……這些特征都可以作為我們辨別紫檀的參考,但也并不是絕對可靠的,關鍵還是要靠自己去多看多學習,不斷積累一些經驗教訓,才更有辨別紫檀的把握。
野生紫檀老料珍稀程度不亞于黃花梨
野生紫檀因為油分豐富,變色很快。紫檀只產于印度南部,真正的上等野生紫檀老料,需數百年才能成材,其珍稀程度完全不亞于黃花梨。而且野生紫檀“十檀九空”,其不到20%的取材率遠低于黃花梨。陳飛介紹說,在19世紀,英國殖民者已開始在當地進行有計劃的紫檀人工林種植,雖然產量很小,但保證了每年有少量的100年樹齡左右的人工林木材供應。人工林紫檀的材質遠遜于野生紫檀,在密度、成色、油分、質感等方面都相去甚遠,甚至有些密度不到每立方米1噸,按紅木國標標準應歸入花梨木類。實際上相當部分人工林紫檀并不適合制作家具,只適合提取染料。 陳飛說:“雖然每年從印度流入中國的人工林紫檀不少,人工林紫檀的使用,無疑干擾了珍稀的野生紫檀的價格定位。”
辨別:油性、密度可辨野生、人工林紫檀
據紅木專家介紹,人工林的心材顏色有點偏黃,斷面的顏色也有點發黃,通過肉眼看起來有點發干。在經過較長時間的放置后,人工林比野生林的顏色要淺。另外,人工林木材的規格容易有大材出現,且空心率較低,實心料比野生林多。木材在剖開之后,帶有和紅酸枝相似的花紋,棕眼相對野生林較粗,油性也相對較小。由于人工林和野生林材料的最大區別是環境不同,人工林生長環境好,養分和土壤條件都比較優越,生長速度也更快,這就導致了木材的密度相對野生林稍低。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