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具協會紅木專業分會主任招壽田表示,現在實木家具市場亂象太多了,商家雖然口頭承諾實木用材的真實性,但大多情況下不能夠落實在銷售合同上,這給消費者日后維權帶來很大麻煩。另外實木家具行業慣用一種“實木混搭”的做法,即一件實木家具的主材搭配輔材,一些消費者若不仔細詢問,則有可能導致花全材質的錢買了混搭材質的實木家具。面對亂標材質有可能帶給消費者困擾的現象。企業應該拒絕手工填寫合同,為消費者配備介紹家具詳細配置的附件。“木材種類多不怕,消費者不明白也正常,關鍵是商家應嚴格履行自身職責,給消費者提供最全面、最真實的產品說明。”
招壽田認為,消費者盲目追求材質的心理也成就了商家大做材質文章的機會。一些消費者為了擺闊,寧愿花高價也要追求國外的材質,殊不知國內的榆木、水曲柳等木性也非常好,甚至更適用于國內消費者使用,消費者更應從工藝上進行選擇,而不該單純依賴木種。中國林業科學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的姜笑梅則表示,目前國內實木家具市場水很深,行業顯得十分復雜,況且一些木材的產地和分類尚無法科學鑒定,這也給商家造假提供了條件。“行業內應針對這些有可能衍生的亂象,早日出臺如紅木家具新國標那樣的強制性執行標準,通過透明的機制來預防和治理實木家具市場的亂象。”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