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木歷來是皇家專用木材,是皇權的象征,明、清歷代帝王的棺槨多為金絲楠木制作,因其具有抗腐木菌、溫潤柔和、絲絲金光的特點,又承載了漫長的歷史積淀,具備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受人們推崇。6月25日,記者跟隨重慶酉陽縣林業局種苗站林業工程師走訪偏柏鄉,共同鑒定該鄉所發現的百畝楠木是否屬于金絲楠木。走進偏柏鄉魚水村4組,在古樹腳的地方,記者看到有上百畝楠木,大大小小數以萬計。楠木樹干筆直,樹皮呈銀白色且有紋路,樹葉為披針形,木質細膩、清香淡雅,在光照下泛出絲絲金光。
據魚水村黨支部書記白現貴介紹,該村4組白現金家有5塊地腳方系金絲楠木,杉木、松木均已腐爛,但唯獨這幾塊不僅沒有腐爛,且散發陣陣清香。白現貴表示,以前村民不知情,常常將其做柴、做料,后來用鋸子改開,發現其金光閃閃、香味撲鼻,村民們由此推斷該木為“神木”。
為辨別真偽,縣林業局種苗站林業工程師馮立新親臨現場對其進行了鑒定。馮立新告訴記者,金絲楠木種類繁多,全國有34種,酉陽縣黑水馬鹿、楠木村,銅鼓鄉、楠木鄉、小河鎮、大溪鎮、酉酬鎮等均有分布,而此木樹干筆直,樹皮泛白,并有不規則紋路,葉片像細葉青岡一樣,該木實屬金絲楠木中的極品。隨后,記者通過網上對比,發現采集的樣本與網上金絲楠木的圖片完全一致。據悉,該鄉黨委、政府將對其實施重點保護,并全力打造成旅游景點,發展產業,促進當地農戶增收。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