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因關乎人造板企業的生存發展,被稱為人造板行業的“生命線”。這項政策自2001年實施以來,十幾年的時間里幾經波折,但最終在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以及人造板會員企業的積極爭取和共同努力下得以無限期施行。下面來回顧下這項產業政策所帶來的變動。
1996年,綜合利用農林剩余物生產人造板的增值稅優惠政策開始在林業系統內部森工企業執行。
2001年,由于綜合利用成效顯著,隨著林業天保工程的啟動,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在全國涉林企業全面實施,期限5年。優惠政策到期前,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組織企業座談,邀請政策起草相關人員到企業調研,同時提交人造板骨干企業的匯報材料。
2006年,優惠政策的文件遲遲沒有公布,企業看不到退稅希望,人造板價格持續大幅增長,市場引起恐慌。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及時召開了重點地區有關企業座談會,要求骨干企業穩定市場價格,并抽調地方林業系統有經驗的老同志陪同國家有關部門到主要林區和生產企業考察調研,同時通過媒體呼吁繼續執行優惠政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底,繼續執行優惠政策的文件終于發布,但只延續3年,即執行到2008年底。
2008年初,協會向有關部門提交了申請優惠政策延續的報告,并組織企業進行了多次座談和匯報。2009年底延續優惠政策的文件出臺,不過這次政策有較大變化,一是剩余物范圍擴大,增加了農作物秸稈和蔗渣;二是產品目錄進行了調整,由6類增加到8類,三是退稅期限縮短為兩年,即執行到2010年底;四是退稅比例逐年降低,即2009年退100%,2010年退80%,預示著此項優惠政策將逐年取消。
2010年初,為了力爭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能夠長期延續,在眾多人造板企業的強烈呼吁和委托下,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成立了涉林企業稅費優惠政策調研工作組,歷時3個多月,對100多家涉林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組織人造板行業主流企業對“退稅政策”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調研和論證,在對16家企業進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形成調研報告的初稿,發送給有關地方政府和企業廣泛征求意見,并委托全國7個省、4個地區的部門、協會協助調研論證,分地區組織企業調查座談,匯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10月10日,全國人造板行業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在西安楊凌召開,會上陜西中興林產、廣西三威等近百家人造板企業代表聯合簽名,共同呼吁延續并完善以農林剩余物為原料的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現場向中央有關部門遞交了申請報告和呼吁書。楊凌會議后,協會通過報刊媒體宣傳了延續優惠政策的重大意義和必要性。2011年初又通過人大代表柏廣新(吉林森工董事長)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向財政部提交了建議提案,財政部對建議進行了答復。
2011年11月21日,財稅[2011]115號文件“關于調整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政策的通知”發布,文件在2009年通知的基礎上,取消了政策截止期限,即該項優惠政策將無限期執行。
十幾年來,我國實行的以林區“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產加工的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林產工業的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國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我國人造板生產及其上下游產業共創造了5000多萬個勞動力就業機會,使1億多農民從中受益,真正實現了農民增利、企業增效、財政增收的多方共贏局面。因此,我國農林剩余物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政策是一項既興農富民又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好政策,是關乎全國6000多家人造板企業生死存亡的“生命線”。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