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材進口量大于原木,實際上反映的是珍貴木材原料的稀缺性。受到出口國政策限制,一些名貴木材價格不斷上漲。而近兩年,價格相對低廉的紅木材料成為市場主流,例如,與交趾黃檀相近的巴里黃檀、微凹黃檀出現在市場上,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等原來不太主流的紅木家具也成為消費者的新寵。據了解,這些材料的市場價集中在每噸5萬元左右,適合普通消費者。
此外,獨板材料價格不斷攀升,珍貴大料的價格與小料價格差出四五倍。據賣場人員介紹,以大紅酸枝為例,市場上40厘米寬、200厘米長的板料,其價格漲幅遠遠超過小料。目前在各地市場上很難見到長度超過2米的紅木沙發,長度超過2米,材料價格便要翻倍。此外,家具厚度也在不斷變薄,以前面板類厚度大都在1.3厘米至1.4厘米,現在很多小作坊做出的家具厚度都不及1厘米。
業內人士表示,案幾、箱柜類紅木家具對材料要求更多。面板是用大料還是用拼料直接關系到紅木家具的價格和收藏價值。以大紅酸枝所制頂箱柜為例,素面雖比雕花的用材少、工藝簡單,但因成本較高,售價要高出20萬元左右。毋庸置疑,未來家具生產廠家將更惜料,精品家具將成為買賣和收藏的熱點。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