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紅木原材普漲,對大多數家具制作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喜悅的憂傷”。喜的是“當下”,原材價格的上揚帶動了紅木家具的升值,在消費熱潮的席卷下,許多企業都賺得盆滿缽盈。憂的是“未來”,當囤積的紅木原材使用完、家具銷售殆盡后,不得不面對讓人咋舌的高價原材。
企業究竟有多大的承受力,能接下這些高價原材?終端市場又有多大的承受力,認可這些高價家具?在今天看來,答案仍然未知。
受制于原材上漲的壓力,紅木家具企業之間的分層也將不斷拉大:一些紅木企業,早在2013年紅木暴漲之前已囤積了大量原料,并對未來用材有著明確的規劃,面對市場突變有著冷靜思考的資本和時間,占據著市場競爭的優勢;而另一方面,一些紅木家具企業由于缺乏長遠規劃,既未囤積原材以備不時之需,又無其他競爭優勢,只能直面紅木原材暴漲帶來的沖擊。在2014年,企業的優勢和劣勢還將被不斷放大,冰火兩重天或成為未來寫照。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