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來,桉樹在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廣泛種植,對消滅荒山、增加林區經濟收益、促進林業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其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逐步顯現,如單一樹種長期連續高強度種植和短輪伐期經營,導致土壤肥力衰退,桉樹林造林煉山和過度采伐利用,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干旱、表土堅實、水源涵養功能降低等。
筆者走訪廣東清遠、梅州、湛江等地,探尋桉樹在廣東省的種植和經濟脈絡。經不完全統計,多家上市公司在廣東地級市占山圈地造林,并設置了自己的桉樹豐產林基地,為自身的產業發展提供材料來源。
如今廣東省政府正在調整林業產業政策,新一輪十年綠化工作路線圖明確表示將要改造布局不合理的速生林,目前廣東多地已下達“禁桉令”。
多地政府部門的林業系統人士告訴筆者,他們已意識到桉樹林對于生態帶來的影響,未來將逐步退出桉樹林。這一政策,將給靠桉樹作為原材料的造紙、制漿等森工行業帶來不確定變數。未來廣東的桉樹產業格局,值得關注。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