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國內宏觀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與家具市場持續走低抑制木材市場需求,庫存量居高不下。今年,在全球經濟復蘇勢頭減弱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也明顯放緩,房地產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今年也面臨著全面調整,其形勢的低迷對整個經濟運行有很大抑制。木材作為國內大宗商品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走向也在大環境的低迷的約束下,難以有出色表現,市場需求明顯萎縮。數據顯示,盡管前十月中國原木總進口量仍舊保持者16.74%的增幅,但針葉材(主要用于建筑裝修)進口量卻受到很大沖擊,尤其是新西蘭等地的針葉材原木,國內港口積壓嚴重。其中10月新西蘭輻射松庫存原木占中國進口原木總量的51.2%,較9月50.7%占比繼續擴大。供應的增加,需求急劇萎縮,令國內木材市場雪上加霜。
第二,非常態的的快速發展模式弊端顯現。2013年國內木材市場價格爆漲的弊端在2014年初開始逐漸顯現,由于高價時代木材交易大部分停滯在流通環節,在炒家手中囤積,未真正進入廠家生產,泡沫已在一定程度上累積。進入2014年之后,新貨不斷補充和需求不振讓這些高價木材進入了庫存狀態,市場短期內很難消化。下半年木材市場陡然降溫讓一些場外資金離場,這無形中加大了木材流通困難,市場愈發顯得清冷。
第三,消費受阻對高端紅木制品市場影響甚大。2014年,國內廉政風暴沖擊下,紅木高端市場也受到了嚴重沖擊。從木材王國記者調查情況來看,高端木制品銷售量至少萎縮30%,尤其是一些大件的紅木高端家具,銷售量一落千丈,銷售價格也有較大幅度下滑。交趾黃檀、檀香紫檀、微凹黃檀等紅木原材也因此受到很大沖擊,銷售一度停滯!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