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具用的板材明明標著“符合E0級環保標準”,為什么放到家里檢測空氣就總是不合格?
那些E0、E1、F★★★★的標準都不靠譜嗎?
有些業內專家對于現行標準都覺得“很頭疼”,就別提消費者在逛市場時聽到的那些五花八門的介紹了。
我們先普及一下E級的標準。
E級是國際上界定板材甲醛含量的一個通用說法,標準體系也很完善。
以地板檢測為例,檢測面積為180cm2,四周鋁箔包裹,只留表面露出,在室溫條件下,符合歐洲標準E1級甲醛釋放量應1.5mg/L,E2級甲醛釋放量應5.0mg/L;日本JAS標準是日本制定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釋放量的指導規范,依舊以地板為例,檢測面積為1800cm2,不允許封邊,水浴溫度在65±2℃時,符合F★★★★甲醛釋放量應0.3mg/L,F★★★為0.5mg/L,F★★為1.5mg/L,F★5.0mg/L。而我國的標準體系則參照了歐洲和日本,因此,E0是我國更為嚴格的甲醛釋放量標準,為0.5 mg/L,于2008年正式實施。在上面所說個各種標準中,E1是國家強制性的“安全標準線”。
很多人都以為板材才是室內空氣甲醛超標的根源,其實不然。有時即使板材檢測合格了,但劣質的膠類等輔料,也會產生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殘留和釋放。
但室內空氣檢測標準則是另外一回事。我國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顯示,一類民用建筑工程甲醛釋放量0.08mg/m3。
以mg/L為單位的板材檢測,最后卻以mg/m3來檢測空氣,兩個單位不統一的數據,著實很難換算。以北京地區銷售的板材為例,板材驗收通常都沒有問題,但裝修完成,家具進場后再一檢測空氣質量,本就搞不清狀況的消費者如果再忽略了各自的計量單位,面對忽大忽小的數據就更蒙了。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