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當調整心態,做好自己
金融危機?金融危機!金融危機。。。。。。。
在資本主義市場占統治性的地位的全球經濟概念下,金融危機再次不可避免的到來。
看著一家家曾經聲名顯赫的公司倒閉或者破產,以及日益低迷的股市,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的確,隨著中國融入世界市場程度的加深,再向98年那樣獨善其身的歷史將很難再現。的確,從最近一個時間段內的就業壓力看,中國已經無可避免的開始承擔起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各種后果,而這一切,或許僅僅是個開始。
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就業市場的核心問題,600W畢業人數和60w崗位需求的比例,顯然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狀況。大學生能否順利實現就業,事實上是關乎民族前途和國家命運的一個關鍵。
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否真的又如數字上所體現出來的問題那樣的大呢?我看未必,甚至和不少權威觀點相左,我認為,經濟危機沖擊下的中國,對于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影響,甚至是利大于弊的。
從最近一些列的中央采取的應對措施來看,其實中國已經找到了應對金融危機的最好方法:大力搞基礎設施建設。肉,爛在鍋里,也沒便宜外人。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程度和發達國家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也恰恰成為了中國的優勢,打個比方:在美國的大城市,修地鐵或許是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但是在中國,就是拉動內需,解決就業同時兼顧發展的最好途徑。
而國家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就必然刺激相關市場的就業,當然或許短期內紙面上的數字并不是那么明顯,但是在事實上,相關崗位的需求數量將逐漸增加。
對于應屆大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金融危機面前放下身段,積極的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中去,或許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這并非他們的初衷和第一選擇。但是客觀的說,以這樣的方式完成擇業起步,對未來的人生未必是壞事。
一來大學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從一些能夠身體力行的工作崗位做起,對于未來的發展,好處是不言自明的。
二來從金融危機中順利起步,對于一個人的信心和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檢驗。
說的嚴肅一點:金融危機面前,很多大學生你根本沒得選。因為即便是沒有金融危機,就業市場本也存在供求不平衡的問題,而現在,有份工作已經可以說是得來不易。
話雖然這樣說,不過必須承認,人和人之間還是有差距的,能力出色的人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在任何市場條件下都不可能改變。所以,大學畢業生抓緊時間,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也是極為必要的。崗位有了,你沒有能力,最終還是無法解決問題。而即便崗位缺乏,你能力超群,一樣會有出路。是金子總會發光,在中國目前金子含量或者說成色還并不十分搶眼的情況下,你能做到比其他人強,哪怕僅僅是強上一線,那也意味著很多。
金融危機可怕不可怕?
可怕。但是并不值得我們畏懼。
因為從個人角度來說,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從社會角度,社會的進步本就源自激烈的競爭。
是以,我們需要做的,說到底,還是做好自己。
下一篇:最容易被拒絕的九種求職者
上一篇:哪種方式求職最有效 各方式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