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是我國建筑產業現代化和建筑行業提質增效的重大舉措與重要抓手。但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推廣與應用,各層級人才隊伍短板效應日益顯現,并成為制約裝配式建筑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日黨中央強調: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為響應當前國家技能人才發展的精神,在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上海市總工會等政府主管部門以及長三角區域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聯盟具體指導和支持下,由上海市建設協會、上海市建筑施工行業協會、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上海市金屬結構行業協會、上海市技師協會合力舉辦了2021年上海市建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2021年長三角區域百萬城鄉建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 ——長三角區域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競賽。
BIC亞洲國際建筑工業化展深度參與,協辦同期“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能嘉年華”,現場有幸采訪到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主研肖順博士,對上海建科最新產品和設備進行分享,同時也表達了對建筑工業化未來的發展美好愿景。
肖 順|博士后、科研主研
Q&A獨家問答
Part.1
科技創新,引領行業技術發展
請您簡單介紹下上海建科及主營業務。
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建設行業唯一的綜合型科研、開發和技術服務機構,是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首批獲得“上海品牌”建設工程咨詢企業,以最新的建筑科學成果為上海和全國城鄉建設服務。
上海建科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行業技術發展,在高性能建筑材料與固廢利用、建筑結構鑒定與加固、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智慧化檢測與監測等領域總體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擁有國家綠色建筑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上海市工程結構安全重點實驗室等國家和部、市級研發平臺14個;擁有房屋質量檢測站,在上海市安監所組織的上海市房屋質量檢測行業綜合考評中連續11年獲得第一名。
2010年以來,上海建科整合內部優勢,全面開展裝配式建筑的研究與實踐,建立了涵蓋結構和圍護體系、材料部品、檢測與質量控制的技術體系,形成了大量技術專利和標準規范;2018年被評為上海市第二屆裝配式建筑優秀企業,2019年被評為上海市第三屆裝配式建筑優秀集體;先后被認定為上海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Part.2
套筒灌漿飽滿性檢測方法+技術標準
今天上海建科為大家帶來什么新技術,有哪些創新性和優勢?
近年來,我國建筑工業化持續推進,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占比是最大的,其中套筒灌漿連接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套筒灌漿施工屬于隱蔽工程,容易出現質量問題,且不易被發現。上海建科率先系統地研發了預埋傳感器法、預埋鋼絲拉拔法、鉆孔內窺鏡法和X射線數字成像法4種套筒灌漿飽滿性檢測方法,都已納入由上海建科主編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套筒灌漿質量檢測技術規程》T/CECS 683-2020中,可滿足實際工程中施工及驗收階段、使用階段全過程的套筒灌漿飽滿性檢測需求。同時,上海建科還研究了各類套筒灌漿缺陷對套筒接頭、預制構件、整體結構受力性能的顯著性水平影響,提出了鉆孔注射補灌技術與配套施工工法,補灌修復后受力性能均可以達到無缺陷水平。
預埋傳感器法 預埋鋼絲拉拔法
鉆孔內窺鏡法 X射線數字成像法
Part.3
高效、精準把控裝配式建筑關鍵部位的施工質量
今天上海建科還給大家帶來了新產品和設備,請給我們介紹一下。
為了加強數字化技術在優勢業務中的應用場景服務,提高傳統技術的數字化能力水平,研發了裝配式建筑智能檢測與整治裝備:數字化超聲成像檢測儀、智能化疊合面粗糙度檢測儀和便攜式智能補灌儀。
數字化超聲成像檢測儀是采用B掃描成像技術對結構內部缺陷進行即時、直觀顯示,能夠實現缺陷尺寸的定量化識別。可用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鋼-混組合結構內部密實性的質量評估,在發射端與接收端配置12mm小直徑探頭,對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底部接縫飽滿性檢測具有非常好的適用性。
左一:智能化超聲成像檢測儀
右一:Φ12小直徑高頻超聲探頭
左二:剪力墻底部接縫質量檢測陷檢測
智能化疊合面粗糙度檢測儀是上海建科院與同濟大學聯合開發的,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儀或深度相機采集預制構件疊合面的點云數據,利用智能算法處理后綜合評價疊合面的粗糙度。這款儀器具有非常強的可視化操作界面,攜帶方便,操作簡單,適用于各類預制構件表面粗糙度測量。
左一:智能化疊合面粗糙度檢測儀
右一:表面粗糙度測量
左二:混凝土疊合面粗糙度檢測
便攜式智能補灌儀是由電機驅動活塞將灌漿料推出,自動實現套筒灌漿料的補灌作業。這款儀器具有自動化、智能化、小流速、小灌注量的特點,同時灌漿速度可調、各元件便于拆裝。
左一:便攜式智能補灌儀示意圖
右一:便攜式智能補灌儀
左二:自動化連續補灌
綜合運用檢測方法和這些檢測整治智能化裝備,可高效、精準地把控裝配式建筑關鍵部位的施工質量。
Part.4
建筑工業化未來可期
最后請您談一談對建筑工業化未來發展的思考或看法。
建筑工業化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未來,一方面,將進一步建立起裝配式建筑專業化人才體系。比如這次上海市建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一共有7個賽項,涵蓋了裝配式建筑設計、構件生產、施工、項目管理等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工種。特別是深化設計、項目管理這兩項,在全國建設行業內率先開展,體現了上海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建筑工業化的深入發展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的加持,2020年8個部委聯合發布的《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新型建筑工業化將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帶動建筑業全面轉型升級。這也將進一步推進“兩提兩減”的實施成效,極大地提高效率、減少人工成本。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隨之而來的是建筑業勞動力不足、人工成本上漲等問題,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將是對這一社會問題的最有力回應。我們相信,建筑工業化未來可期!
感謝肖順博士的精彩分享,讓我們對上海建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上海建科聚焦綠色低碳、健康環境和城市公共安全領域,在建筑、交通和環境等領域提供工程咨詢、檢驗檢測和技術服務。致力于成為城市建設、管理和運行技術服務提供商,也一直努力推進建筑工業化發展。今年BIC服務升級,將通過大咖訪談、論壇、沙龍、展會等多形式活動,覆蓋全年宣傳周期,整合線上線下推廣資源,為裝配式行業及企業帶來更優質的展覽展示平臺及服務,賦能建筑工業化,助力產業新升級
因疫情原因展會延期舉辦
具體時間可關注:BIC亞洲國際建筑工業化展覽會
我們將會實時更新展會信息
以賦能建筑工業化,助力產業升級為己任。
深耕業內十余年,
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及營銷渠道,
深諳品牌推廣之道。
可基于企業品牌定位、營銷痛點及市場投入
提供線上、線下;
展位、論壇、考察/觀摩會、圓桌沙龍、
大咖專訪等全案策劃服務。
歡迎聯系我們
項目管理
王曉萍 女士
139 1780 0620
展位預定/全案策劃
陳玲 女士
187 0192 3343
市場及媒體合作
安笑澎 女士
021 6195 6066
該帖已關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