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板材網】在整個木材與木制品產業中,人造板是個大頭,市場自去年年初至低迷今未見好轉,而整個木材與木制品產業的興旺與否可見一斑。據臨沂某做高端合資膠合板的商戶稱,“高端板材每張板也就掙一兩塊錢,但出量少,遠不如中低端那樣大批量出貨,所以利潤反而比不上中低端板”。
盡管也有價格提升的短暫時期,但一兩元的升幅早已被成本的增長對沖掉。首先,國家對電價的調整方案對于用電量較大的人造板制造企業,特別是中高密度纖維板企業無疑增加了新的成本,生產設備落后,能耗大的廠家,成本將會增加更多。再看原材料,據報道原材料的價格去年全年上浮了近10%,尿素由年初的2100元/噸上漲到2450元/噸。由于原材料供應緊張,就可能造成企業因原料供應不足而停產。不時提高的油料價格,高昂的過路費堂而皇之地拿走了板材企業僅有的利潤。運輸費用、人工成本也在雪上加霜。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膠合板產業中,人工成本始終在提升。江蘇徐州膠合板廠,普通工人每月工資要3000元以上,還要管吃住,而山東臨沂也要將近2000元。
企業入不敷出,市場又不爭氣。目前經濟形勢下,歐洲出口受阻,國內消化能力有限,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有專家早就提出了人造板行業存在的弊端。一是產品結構不合理,我國人造板企業存在著只大不強的現象,行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年產量達到250萬立方米,最小的企業年產量不足1萬立方米。由于近幾年盲目投資、拓展及投資過熱,更是導致人造板產品結構不盡合理,個別品種產能過剩。二是企業管理水平整體較低。據了解,由于人造板行業中有些品類產品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技術要求相對不是很高,大多進行的是“模仿式生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人造板行業整體產品質量的提升。三是原材料日益緊張。由于近年來人造板發展以及人造板產能擴張太快,原材料供應日趨緊張。原料用材受有限森林資源制約,人工林生產速度遠遠跟不上人造板和漿紙行業發展的需求增長。特別是高品質的原材料供不應求,國內高檔產品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四是出口受阻。我國人造板成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英國和韓國等國家,出口到這些國家的銷售量占出口總額的近六成。由于受經濟危機影響,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普遍放緩甚至負增長,消費需求大幅下滑。同時隨著進口國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抬頭,我國人造板產品遭受反傾銷調查、關稅壁壘等壓力將持續存在,并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環球同此涼熱。參加了歐洲板材峰會的中國企業代表告訴記者,歐洲目前行業遭遇的情況與中國相似,即原料短缺、成本上升、產能過剩。中國人造板行業整體競爭力水平低,缺乏轉型與升級的支撐,反觀國外有著大量技術創新貯備,比如走節能環保和輕質化道路。現實情況是中國的企業生長環境遠遠比國外復雜,也更難擺脫羈絆。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