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酸枝近些年已牢牢占據了紅木市場的主流地位,在高性價比和大存量的雙重推動下,紅酸枝已演變成紅木家具的形象代言。然而在紅酸枝家族七位成員中,除笑傲江湖的交趾黃檀和微凹黃檀、奧氏黃檀、巴里黃檀外,還有一種在歐洲擁有悠久使用歷史的木材,它雖已進入國內卻仍行蹤難覓,這就是賽州黃檀。
賽州黃檀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稱:紫羅蘭酸枝。何得此名?當我們將木材切片置于酒精之中,答案不言自明。一瞬間,紫色煙霧從木材中析出,升騰盤旋,些許光景,原本澄凈透明的酒精就染上了如紫羅蘭般的絢麗色彩。其實在《紅木》國標中,對于賽州黃檀的商品名亦有兩種說明:國王木和紫羅蘭木。賽州黃檀,散孔材。生長輪明顯。心材粉紅褐、深紫褐或金黃褐,常帶頗密和規則的紫褐或黑褐色細條紋(明暗對比較強烈)。管孔在肉眼下略見,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明顯,主為環管束狀,稀短聚翼狀、細線狀及星散聚合。酸香氣無或微弱。結構甚細,氣干密度1.20g/cm3。而對于產地,《紅木》國標則在圖表中標注為熱帶南美洲,特別是巴西。
據上海木材行業協會紅木專業委員會木材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的霄迪和廣西大學林學院研究生李敏華撰文介紹,賽州黃檀分布區域在巴西東北部,具體的范圍位于南緯5—15°、西經38—45°的地帶。樹種主要產地在巴西的塞阿臘州,其次為皮奧伊山區、巴伊亞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的部分地區。
賽州黃檀產地國巴西,產量并不算多。“賽州黃檀從數百年前就開始供歐洲制作家具使用,同時,據我了解賽州黃檀只有巴西一國出產,主要產地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現在市場上有人認為墨西哥也出產賽州黃檀,這其實是一種誤讀。”某賽州黃檀經銷商如是說。作為小至中喬木,賽州黃檀樹干較直,樹高可達30米,但18米以上的很少,胸徑可達60厘米,通常為25—40厘米。通過對賽州黃檀原材切面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木材木紋清晰、整齊而均勻,深色條紋平直,有如鬼臉般的圖案,棕眼細長不甚明顯。賽州黃檀心邊材區分明顯,邊材為象牙白,有時偶有淺色條紋。賽州黃檀木材新切面呈鮮明的紫羅蘭色,久則轉為褐色,由于色澤濃厚、木質細密,常被用來與緞木、郁金香木等木材搭配。
賽州黃檀與其他常見紅酸枝木材的區別:從氣干密度上看,賽州黃檀與交趾黃檀、微凹黃檀都沉于水,而奧氏黃檀不沉于水。從顏色上看,賽州黃檀整體色調為紫褐色,與交趾黃檀的紅黑色、微凹黃檀的橘紅色、奧氏黃檀的紅色有明顯區別。從紋理上看,賽州黃檀紋理平直清晰,深色條紋分布相對均勻,但不如交趾黃檀般細密,也少見“黑筋”,這種均勻平滑的紋理表現,與其他紅酸枝木材的區別較為明顯。
塞州黃檀的紋路
網友留言評論